国际雪橇联合会(FIL)世界杯分站赛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著名的奥林匹克滑行中心落下帷幕,本站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参与,其中德国队延续了传统强队的统治力,包揽男子单人、女子单人及双人项目金牌,而中国雪橇队虽未站上领奖台,但多名选手闯入决赛轮,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进步。
男子单人项目中,德国选手约翰内斯·路德维希以1分35秒278的总成绩夺冠,并在第二轮滑行中跑出47秒892的惊人成绩,刷新了因斯布鲁克赛道的最快纪录,路德维希赛后表示:“这条赛道的弯道设计极具挑战性,但我的团队在器材调校上做了完美准备,让我能够全力冲刺。”他壹号娱乐的队友菲利克斯·洛赫以0.3秒之差获得亚军,延续了德国队在该项目的垄断地位。
女子单人项目同样上演“德国内战”,三届冬奥会奖牌得主娜塔莉·盖森伯格以0.1秒的微弱优势战胜新秀尤利娅·陶比茨,摘得金牌,盖森伯格在赛后采访中坦言:“年轻选手的崛起让我必须不断突破自我,每一场比赛都是新的考验。”
双人雪橇项目中,德国组合托比亚斯·文德尔和托比亚斯·阿尔特以近乎完美的同步性完成滑行,以1分23秒456的成绩夺冠,他壹号娱乐官网们的表现被解说员誉为“教科书般的协作”,尤其在高速弯道中保持零失误,成为制胜关键。
尽管与奖牌失之交臂,中国雪橇队在本站比赛的表现仍可圈可点,男子单人选手范铎耀以第8名完赛,创下中国选手在世界杯分站赛中的最高排名,他在首轮滑行中一度位列第5,虽因第二轮的小失误未能更进一步,但稳定的起跑技术和弯道控制能力赢得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官员的称赞。
女子单人项目上,19岁小将王沛宣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轮,最终排名第12,她的教练马克·格里姆(前奥地利国家队教练)评价道:“她的进步速度超出预期,尤其在弯道离心力控制上已接近一流选手水平。”双人组合黄叶波/彭俊越则位列第9,刷新了亚洲选手在该项目的历史排名。
中国雪橇协会秘书长张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提升竞争力,本赛季已有6名队员赴欧洲长期训练,并与德国、奥地利国家队共享部分训练资源,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在冬奥积分赛中争取更多名额。”
因斯布鲁克赛道以其高难度弯道闻名,本站比赛前,组委会对第12号“魔鬼弯”进行了加固处理,以防止选手因离心力失控撞墙,比赛中仍有多名选手在此处出现失误,意大利选手莱昂纳多·富卡在男子单人赛中因滑行轨迹偏差导致翻橇,所幸仅受轻伤,这一事件再度引发关于“赛道安全性边界”的讨论,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回应称,将在下赛季引入更严格的赛道认证标准,同时考虑对选手护具进行升级。
本届比赛首次试用新型冰面监测系统,通过嵌入赛道的传感器,实时反馈冰面温度与硬度变化,帮助选手调整滑行策略,这一技术有望在2026年米兰冬奥会全面应用。
随着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过半,各队开始为2026年冬奥会资格全力冲刺,目前德国、奥地利、俄罗斯分列积分榜前三,而中国队在亚洲区排名中暂居首位,领先日本队23分,下一站比赛将于两周后在拉脱维亚锡古尔达举行,该赛道以陡降坡和连续复合弯著称,被选手称为“勇气试金石”。
对于中国雪橇队而言,锡古尔达站将是检验训练成果的重要战场,范铎耀表示:“我们在起跑爆发力上仍有差距,但弯道技术已不逊于欧洲选手,接下来的目标是稳定进入前六。”而王沛宣则期待突破心理关:“第一次参加锡古尔达比赛时,我甚至不敢看赛道全景图,现在我要学会把恐惧转化为专注力。”
冰雪运动专家指出,雪橇项目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传统强国虽仍占据优势,但中国、韩国等新兴队伍的崛起为这项“速度与精准并存”的运动注入了新活力,随着年轻选手的成长与技术革新的推动,未来冬奥赛场或迎来更多惊喜。